-
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
就醫(yī)助手
69歲的李阿婆(化名),因為四肢僵硬、不自主抖動10余年,加重伴記性差2年余來到溫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就診,經過系統(tǒng)的問診、查體、輔助檢查后,發(fā)現(xiàn)李阿婆(化名)竟然是“帕金森病性癡呆”,那么什么是帕金森病性癡呆?
帕金森病性癡呆是指在確診為帕金森病后,經過若干年,患者逐漸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且這種障礙足以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它主要表現(xiàn)為執(zhí)行功能障礙、注意力減退、視空間能力下降,而語言功能和定向力相對保留。與路易體癡呆不同,帕金森病性癡呆通常在帕金森病運動癥狀出現(xiàn)后一年以上才出現(xiàn)認知障礙。
帕金森病性癡呆有下列主要癥狀:
1、?運動障礙?:動作減少和緩慢,從單肢或一側肢體開始,逐漸影響全身?;颊咝凶咂鸩嚼щy,轉彎不靈活,步態(tài)慌張,上肢協(xié)同擺動減少。精細動作如書寫、用筷子等變得困難。
2、?肌強直和僵硬?:肌肉呈現(xiàn)僵直狀態(tài),肌張力增高,被動活動時呈現(xiàn)“齒輪樣”或“鉛管樣”強直。面部表情減少,呈現(xiàn)“面具臉”。
3、?靜止性震顫?:最為常見的癥狀之一,多在安靜時出現(xiàn),手指震顫呈“搓丸樣”或“捻珠樣”。震顫可隨病情加重擴展至全身。
4、?認知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約15%-20%的患者最終發(fā)展為全面認知障礙。認知功能損害以皮質下癡呆為特征,表現(xiàn)為執(zhí)行功能、注意力、視空間能力減退。
5、?情緒和心理障礙?:患者常伴有情緒低落、抑郁等心理障礙,這些情緒問題也會影響認知功能。抑郁狀態(tài)在女性患者中更為常見。
6、?語言和吞咽問題?:隨著病程進展,患者逐漸出現(xiàn)口齒不清、流涎,后期可能出現(xiàn)構音和吞咽障礙。
那么有人會問了,帕金森病性癡呆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是什么?
帕金森病性癡呆的確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認為與年齡老化、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等綜合作用有關。主要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喪失和紋狀體多巴胺含量顯著減少,導致DA(多巴胺)系統(tǒng)與膽堿能系統(tǒng)平衡失調。此外,自由基損傷、氧化磷酸化缺失等因素也可能參與發(fā)病過程。
帕金森病性癡呆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藥物治療?:抗帕金森病藥物如鹽酸苯海索片、多巴絲肼片等,用于改善運動癥狀。同時,抗精神病藥物如氯氮平片、氟哌啶醇片等,可用于緩解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
2、?康復治療?:進行步態(tài)和吞咽功能的訓練,以及癡呆方面的認知訓練,有助于延緩病情進展。
3、?心理治療?:針對患者的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進行心理疏導,改善心理異常。
4、?支持性治療?:包括健康飲食、適量運動、規(guī)律作息等,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和認知能力。
5、?手術治療?:對于藥物治療無效或病情嚴重難以控制的患者,可考慮神經核毀損術、立體定向手術等治療。
李阿婆經過系統(tǒng)的抗帕金森病性治療措施后,老人家的四肢僵硬、不自主抖動表現(xiàn)較之前改善。
對于帕金森病性癡呆,有哪些預防與注意事項呢?
預防帕金森病性癡呆的重要措施包括保持身體活躍、健康飲食和定期進行認知訓練。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騎自行車或游泳。同時,攝取豐富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限制高飽和脂肪、糖類和加工食品的攝入。定期進行需要動腦的活動,如閱讀、拼圖、下棋等,有助于刺激大腦,延緩認知功能衰退。
總之,帕金森病性癡呆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但通過綜合治療和管理,可以有效延緩病情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若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并在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